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级机关各单位院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形成“智汇浙西、才?富衢州”的人才发展新格局,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人才强市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大力开 发本土人才、引进高端人才、创建聚才平台、优化人才环境,为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 起”、实现富民强市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人才发展走在四省边际城市前列。 到 2016 年,人才资源总量(按统计部门口径测算)达到 40 万人,年均增长 5.5%曰人才的产业分布趋向合理,人才素质明显优化,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分别达到 10%和 20%曰引才引智取得突破,新引进 100 名海外专家和留学归国人才,其中入选国家和省“千人计划”10 名以上,建立 100 家市级专家工作站曰人才使用效能不断提升,人才贡献率达到 36.5%。
(三)培养一批堪当重任的党政人才。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原则,德才兼备、智勇双全取向,大力选拔使用政治坚定、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 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 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国家部委、省级机关挂职锻炼或赴境外学习培训。鼓励和支持中青年干部在职学习深造。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探索推进市直部门中层干部跨部 门竞争上岗。
(四)培养一批学术学科带头人。围绕学术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对以下所列项,
当地财政分别给予院(1)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每人一次性 400 万元奖励,每年发放 12 万元人才津贴曰(2)入选国家人才培养工程(指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或相同档次的其他人才培养工程) 或获得国家重要人才奖项 (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或相同档次的其他奖项)的,每人一次性 100 万元奖励,每年发放 6 万元人才津贴曰(3)获得省级重要人才奖项(指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或相同档次的其他奖项)的,每人一次性 50 万元奖励,每年发放 4 万元人才津贴曰(4)获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每人一次性 10 万元奖
励,每年发放 3 万元人才津贴曰(5)企事业单位在职在聘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年分别发放 2 万元、1.5 万元人才津贴曰(6)入选市“115 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的培养人员,五年培养期内分别给予每人总计 5 万元、2.5 万元、1 万元人才津贴曰入选省“151 人才工程”的,按相应层次给予一次性奖励曰(7)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培训每人次补助 1 万元。
(五)评选一批“衢州市拔尖人才”。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中,每 三年评选 30 名左右的“衢州市拔尖人才”,市财政给予每人一次性 3 万元奖励,每年组织一次慰问,每届组织一次疗养。 连续三届入选的,授予“衢州市拔尖人才”终身荣誉称号。
(六)培养一批领军型企业家。 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推进以“衢州企业家大学苑”为重点的企业家培训基地建设,重点培养 50 名左右能引领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年营业收入规模超 10 亿元的领军型企业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攻读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并取得学历学位的,当地财政给予每人 10 万元补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统一组织的境外培训班所需培训费由当地财政全额补助。开展“衢州市 十大优秀企业家”和“市长特别奖”评选,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具体按照衢委发也2012页1 号文件执行)。
(七)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大企业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培 训的投入力度。经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取得高级技师、技师的,当地财政分别给予每人每年 6000 元、4000 元的人才津贴。 每年评选 20 名“衢州市首席技师”,市财政给予每人一次性
1 万元的奖励。 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获省级及以上技能奖项的,当地财政给予一次性 1:1 配套奖励。
(八)培养一批教育名师。深化“名校、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城乡教师结对帮带的 长效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共享。 加大优秀教师奖励力度,对省功勋教师、省特级教师,当地财政每人每年发放 3 万元人才津贴曰对市名校长、名师,当地财政每人每年发放 2 万元人才津贴。
(九)培养一批名医专家。完善卫技人才医学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医疗学科和名医(专家)队伍建设。对省名中医、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当地财政每人每年发放 3 万元人才津贴曰对市名医(专家)、名中医,当地财政每人每年发放 2 万元人才津贴。
(十)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人才。 大力培养特色文化人才,提升衢州文化软实力。 鼓励文化人才多出精品,对获得国家级、省级相关奖项和市级文艺精品“南孔奖”、新闻工作“华岗奖”、 对外宣传成果“金桂奖”等奖项的优秀文化作品及个人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按照文化发展有关政策执行)。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