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报告 衢州文化盛事
最是文化能致远,最是人文情难忘。作为衢州文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和建设推动者,《衢州日报·人文周刊》在岁末年初派出记者重返文化现场,回访当事人与亲历者。透过难以忘怀的印象细节,循着难以磨灭的追梦脚步,向您报告还原2017年的衢州文化盛事,留住那些让我们感动与骄傲的精彩瞬间,让彼此坚信文化的力量,坚信衢州文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结语
衢州日报·人文周刊创刊至今已近9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人文周刊是一个坚持耕耘又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对文学爱好者来说,周刊旗下的《橘颂》副刊是一个令人敬慕且仰望的文化符号。“打开衢报找副刊”,估计是许多衢州人坚持多年的读报习惯。
这一年,我们的记者用心地走进衢州广阔的文化牧野,见证了文化人用行动坚守着这一方宝贵的精神领地,一种文化表现,一位文化牧人,一则文化故事。在时间指针的前行中,我们对文化衢州的热爱无限扩张。祝愿2018年,衢州的文化之光更加炽烈动人!
本版图片由衢报传媒集团视觉视频新闻中心提供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交响乐晚会上,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指挥合唱《蜀道难》。
在江山市廿八都古镇与“非遗”相约。
我市茶文化历史悠远深厚,2017年11月更是举办了首届“全民饮茶日”主题活动。图为开采著名的开化龙顶茶。
在第二届衢州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上,常山喝彩歌谣唱热了现场。
2017年伊始,人文周刊开设“自然笔记”专栏,将视野投向衢州生态文化。据统计,我市现有古树17390株,它们都是珍贵的文化遗存和生态资源。图为市民在古树下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