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
记者 龚诚良 通讯员 张静
“你好,我想来咨询下公司如果要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相关法律上怎么规定的,还有就是怎么才能确定相关成员是不是收到和了解了会议通知。”1月30日,衢城西区一家投资管理公司的负责人毛先生来到位于“花园258”的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中心,向这里的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了解具体咨询内容后,该中心的值班律师随即告诉毛先生说,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应该在召开20日前通知,临时股东会是15日前通知,董事会要在召开10日前通知,也可以采取寄挂号信、EMS等方式通知,保存单号就好了。
“因为我公司还是第一次举办股东会、董事会,所以有些方面还不是很了解。幸亏有中心的专业、准确解答,帮我们补足了法律知识,真的很方便。”毛先生说。
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中心于2017年10月在19日在“花园258”成立。中心成立以来,共值班160余人次,解答各类法律、公证、司法鉴定等咨询400余件,为周边企业和群众的司法服务需求提供了极大便利。
“成立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了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专业优势,是构建普惠式、公益性、可选择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一项积极探索,能更好地服务我市绿色经济发展,打造最佳营商法律服务环境。”衢州市司法局律管处处长朱爱斌介绍说。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律服务环境。
近年来,市司法局以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打造最佳营商法律服务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优质法律服务获得感为目标,主动对接企业和群众需求,以成立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中心等方式,不断创新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
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市司法局主动延伸触角,将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中心落户在企业家门口,组建起由法律服务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轮流值班,并每天在中心门口显示屏上公示值班人员所在单位及名字,为园区及周边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法律风险评估和法律支持服务,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同时,市司法局以事前控制为核心理念,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明白人”,每年走访2000家以上本地企业,开展“法律体检”以及法律宣传活动,帮助企业及早发现、规避潜在的经营风险。
此外,市司法局还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聚焦“共享”和“精准”,引入“互联网+”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模式,以村(社区)法律顾问为主体,打造“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升级版。
据统计,自2017年7月以来,衢州市司法局已在全市建立“e服务微信群”565个,累计进群人数14719人,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大量“指尖上”的司法服务,并进行了5000余次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纠纷疏导化解等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