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孔庙:孔门嫡宗,念祖让爵

白雪皑皑,家庙巍——孔府之冬

韦力

对孔门南传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孔传,有不少的著作传世,除《孔氏六帖》外,另外还著有《杉溪集》《续尹植文枢纪要》《洙南野史》《东家杂记》等书。

孔传既然有这么多的著作,而《孔氏六帖》的性质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汇编之书,编这样的书需要有大量的藏书作资料。以此推论起来,当年孔府的藏书量应该很大。可惜的是,因为历史的变迁,孔府当年所藏之物大多被毁,《南宗家庙志》上说:“留下的历史见证物应是极为丰富。然而,自宋、元、明、清以来,家庙家塾屡建屡迁,祭器乐器、书画、宗谱、档案等虽也累有增益,但却迭经兵火骚扰不断,所剩寥寥无几。时至抗战时期,日寇二次入侵衢州,除孔子夫妇楷木像避难于龙泉、庆元等地外,家庙、家塾、府宅均遭毁坏,其他存物也几乎丧失殆尽。”

但即便如此,该《志》第七章《文物》中第一节为“楷木像、祭器、乐器、古籍、书画”,谈到古籍时,该《志》中首先讲到了《孔氏宗谱》:“《孔氏宗谱》为民国七年竖行线装木刻本,计26卷28册……”此谱虽然是民国年间所修,然其却有所本:“据宗谱序中所考,这套《孔氏宗谱》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六十八世孙所重修,后于道光十八年(1838)由六十九世孙续修,光绪二年(1876)由六十九世孙续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七十世孙续修,再就是这次民国七年由七十一世孙续修而成。”

如此说来,《孔氏宗谱》千年以来代代递修,而新修之谱都是以旧谱为依据,《南宗家庙志》“著述”一节中称:“考孔氏旧谱创始于北宋四十六世孙、刑部侍郎孔宗翰,元丰八年(1085)镂板行于世,仅收录直系长子长孙……”这同样可以推论出当年的孔府藏有不少历代所修的《孔氏宗谱》。《南宗家庙志》上还记载了孔庙中藏有《孔氏南宗考略》一书,除此之外,就再没有跟书有关的记载了。

而今的南孔庙,其格式跟曲阜孔庙不同。衢州的这座孔庙不是纵长形,我感觉反而近似于正方形,因为其纵深并不大,故而参观过程中时常从侧旁穿入。一路参观下去,在这里还看到了六代公爵祠,此祠内同样以现代雕塑手法展现了孔洙让爵的场景,他的这个重大举措也确实值得后世代代歌颂。

而后又穿过几个院落,到最后参观了后花园。这个花园的面积不小,但里面的植物却未见有高大者。衢州藏书家王汉龙告诉我,原本这些地方都被不同的部门占用,经过多年的努力,这里总算腾退了出来,而今却成为了衢州地区最重要的文化名片。想一想,文化的传承对社会有着何等之大的凝聚力,而孔子所开创的儒学体系,又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两千多年,他的子孙在中国南方扎根繁衍,应该说,他们对于中国儒学观念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