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文创街区:文旅融合拓展乡村经济新空间

阔水清波、渔舟帆影、樟影老街,丽水莲都古堰画乡文化创意产业街区,这幅历经1500多年的山水画卷,经过规划建设者精心勾勒,每年吸引来的不只有200万慕名前来度假休闲的游客,还有20多万从事摄影绘画艺术创作的写生大军。如今的古堰画乡,不仅美在瓯江山水的诗意、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美在艺术创作的繁盛和文旅产业的发达,宛如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精准定位“旅游+艺术+创作”发展思路


古堰风光和本土“巴比松”画派是古堰画乡的两大名片。位于瓯江北岸松阴溪畔的通济堰建于公元505年,是我国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与都江堰、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齐名,古堰历史成为其独有的地理文化“标签”。古堰画乡也是本土“巴比松”画派的发源地。巴比松原是坐落在法国巴黎南郊的一座风景秀美的村庄,19世纪,因一群巴黎现实主义画家集聚于此描绘风景,逐渐形成了蜚声中外的“巴比松画派”。古堰画乡因一条瓯江贯穿全境,使其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另外乡村原生态景观和古街遗存保存完好,艺术家纷纷前来写生,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丽水巴比松”画派。


根据自身“有什么资源”和“还能拓展什么”的发展思路,古堰画乡文创产业街区的创建目标非常明晰,即“旅游+艺术+创作”融合发展,并以古堰画乡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形式作了统筹布局,“古堰画乡旅游区依托瓯江风景,以江畔各具特色的田园乡村、港埠集镇为基础,利用油画培训、创作、生产、交易等艺术产业的延伸吸引力,结合千年古堰、千年古窑址,形成综合吸引力;以休闲度假为主导功能,以三基地一中心(美术写生基地、油画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生态休闲度假中心)为战略主抓手,把旅游区建设成为浙西南著名的艺术休闲度假区、国内知名的特色文化园区、提升丽水城市生态形象和地域文化形象建设的重要区域。”


完善管理体制和旅游配套设施


古堰画乡涉及市、区、镇层面的多个单位管理,为形成顺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莲都区成立了古堰画乡开发建设管理管委会,将原来隶属于两个不同乡镇的景区划归到管委会进行统一管理,并实行“景镇合一”的管理模式,实现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让景区、街区成为发展“共同体”。


在旅游层面的功能定位及产品体系设计方面,古堰画乡文创街区结合旅游发展趋势及旅游市场需求,紧扣“乡愁与艺术”主题,以养生度假、湿地观光、文化体验为主导,引入高端养生度假设施与活动,培育文化休闲产业链,通过对农耕水利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油画产业链的服务化延伸、原乡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构建了古堰文化体验、艺术文化休闲度假与原乡生态休闲三大旅游产品体系。力争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综合型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养生旅游度假中心。


按照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街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游客咨询服务、景观环境优化美化等工作。特别是在智慧旅游建设层面,古堰画乡紧随数字技术的发展,打造线上线下深度参与互动的数字化移动互联街区。一方面,通过智慧体系形成智能型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实现处处解说信息推送、时时手机可互动、多样化景区与全球的互联互通,提高游客参与度,加强与游客的情感联系,增强游客黏性;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服务平台导入油画作品、文创工艺品、村镇民宿、特产销售、养生健康服务,形成“旅游电子商务+创新网商+传统产业”新模式。

打造以画为核心的艺术产业生态

打造以画为核心的艺术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