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数字内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版权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文化新媒体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2018年底,在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负责人高级研修班讲座上,张树武老师发表了名为《未来网络经济变革与文化科技发展》的演讲,分析了未来网络经济变革发展趋势与路径,提出了由透明网络、智慧服务和文化中国构成的未来网络经济社会形态及文化科技融合的关键支撑作用。针对此次演讲中提到的相关问题,研究院采访了张树武老师,张老师做出如下解读。
我国现代文化经济的发展是由科技引领的,您的演讲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文化经济2.0与3.0的经济形态,请您谈谈文化经济4.0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文化经济2.0是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推陈出新和转型升级;文化经济3.0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由现代科技引领,由民间科技人主导运营的文化经济形态。文化经济4.0实则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战略经济形态”。
在这个形态中,不仅各领域“边界外延”,而且文化与经济形成高度融合。这时的文化经济就发展为在文化本体经济的基础上,更注重文化与工业和服务经济的融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的塑造,注重现代中华文化和文明体系的构建。
张老师认为文化与工业、科技、军事和金融共同构成了国家强盛的“木桶理论”,其中文化具有“文化价值软实力”和“文化经济硬实力”双重属性;文化与科技、工业相濡以沫,构成了“文化经济硬实力”;文化自身形成了国家认同感和向心力,文化经济增强了国际的诱惑力和吸引力。
文化具有服务功能,同科技一样,具有为社会、为生产服务的功能,文化将更开放、更包容,可以与各个产业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文化经济4.0也将更能体现中华文化特色。
演讲中您提到为了保障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鲜明优势,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中国文化,请问技术如何与文化相结合,产生更大的效益?如何发挥更多的文化作用呢?
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相对依靠的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目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区分性优势是经济发展后形成的广阔的消费市场优势。但是,这种区分性优势预计还能保持十几年左右,当印度经济发展起来,形成新的国际消费市场,我国的优势将被逐步削弱。
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和发现新的增长点,才能始终保障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鲜明优势。而“打造文化经济4.0,形成特色的中国文化”便是这个新增长点。
与“让世界了解中国”这种文化价值观输出观点不同,张老师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经济能够创造新文化,是新文化的策源地”,即一个国家的品牌产品就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像是法国的奢侈品,日本的料理一样,我们未来的高端制造就是我们的文化品牌。
我国的高铁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但是还不够,我国应建设特色性的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未来几十年应该注重地域文化形成的经济环境,通过文化、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利用先进的工业制造、服务创造出特色的文化影响力,我国要让世界通过经济产品了解我们的文化。
当前我国网络平台服务经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兼顾创新与发展,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呢?
我国现阶段主要经济发展方式是制造业为主体,传统地产服务业带动的粗犷型发展方式。而我国网络服务经济则借助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宽松的创新环境,异军突起,成为了全球网络服务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但是这种经济环境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问题,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对此,张老师归纳了四个问题:
首先是定价机制问题,即“绑架消费者”。商品价格低廉有利于消费者和服务平台,但是却忽略了商品生产者的利益。而经济的良性发展要求经济有效循环,在单纯的“价格竞争”环境下,实体经济无法得到有效发展,从而形成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制造业转型造成了阻碍。
第二,网络付费消费的机制不健全,价值迂回变现,即“网络秩序混乱”。我国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大多是自己发展起来的,缺少产业环境,但产业行为不等于企业行为,造成了企业“单独”发展,形成了诸如竞争性垄断、中小城市就业岗位缺失等问题。
另外,网络可信监督机制不完善、假冒伪劣产品和虚假信息泛滥,以及竞争性垄断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
5G时代即将到来,未来网络信息传输更顺畅,信息处理速度更高速,实体经济也将向网络化发展,形成网络上数据互联互通,上述问题也将被放大,对此,应该建立一种社会化监督机制,使得网络更通顺、透明,提高实体经济生产效率,即“透明网络”。
文化产业的基调依然是内容为王,而侵权、盗版是影响文化内容产品传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解决这个难题呢?
对于文化侵权现象,可以借助科学技术构建付费消费的机制,不再是通过流量变现,而是通过建立版权保护机制,形成透明化交易。在网络上形成有利于版权的生态环境,可追踪到各个环节的交易、消费,把事后版权机制变成事前声明,建立新的版权经济环境。
张老师认为,通过这种价值变现的方式,可以培养付费消费环境,当交易透明化了,网络平台的服务经济模式就会改变,经济生态环境也就由拼价格变成拼质量了。
通过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