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创 | 新中国70周年文化产业成就报告

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7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从一纸白书到姹紫嫣红;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迅速兴起;文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渐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一起来看看国家统计局的各项数据。



1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不断加强,我国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

1953-1957年

五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为4.97亿元,1978年当年增加到4.44亿元,到2018年达928.33亿元。


1979-2018年

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4.3%,2018年比2012年增长93.4%。

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1949年

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55个,文化馆站896个,博物馆21个。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到“十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


2018年底

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76个,为1949年的57.7倍,为1978年的2.6倍;文化馆站44464个,为1949年的49.6倍,为1978年的9.7倍;博物馆4918个,为1949年的234.2倍,为1978年的14.1倍。


2004年起

全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逐步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开放。


2008年起

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