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复榘并非传说中的不学无术,他读过孔孟之书,对教育也非常重视

早在1916年,第十六混成旅驻军廊坊,冯玉祥率韩复榘等连级军官赴北京学习打篮球,由美国人担任教练。从此,一行人每周日都到北京学习,回营后再传授给其他官兵。而韩复榘更是将发展篮球事业变成了他的终生爱好,在他的部队里,篮球也是开展最普及的一项运动。每逢部队举行篮球比赛,韩必亲临现场观战,一时技痒,还要上场小试身手,直到他担任山东省政府主席,这个习惯依然没变。

韩复榘不仅喜欢打篮球,还爱踢足球。1917年,第十六混成旅驻军浦口期间,由韩复榘和其他几位青年军官组成的足球队常到江对面的南京,与李纯的第六师及南京各院校的足球队比赛。韩复榘到山东后,已届不惑之年,仍不忘球场,在一次比赛时崴了脚,从此不再踢球,改当小孩们的足球教练。

懂点文化爱儒学

韩复榘出身耕读之家,父亲是一位秀才,以教私塾为业。他自幼随父在私塾读书,参军后虽南征北战,但仍保持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主鲁期间,山东省政府咨议、著名学者沙明远经常为他讲经书、史书。

曾任国民政府军委会官员的陆立之于1994年在其著作中回忆他与韩复榘会面时的情景,说韩复榘放言豪饮,谈锋犀利,似在表白其心胸坦荡,是个知书达理的人。而且韩在跟元史学家方觉慧谈论元代史时,不仅评说了成吉思汗的黩武主义功罪,竟也背诵了元好问的绝句,还作了一首诗:“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这在当时的国民党儒将中极为罕见。

视察其实很正经

社会上流传关于韩复榘视察的故事不少,但多属讹传。前甘肃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籍人高平写过一篇随笔,讲了儿时亲见的一件事。“七七事变”前的一天,高平的父亲由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了老家,在高苑县担任看守所所长。作为省主席的韩复榘前来高苑视察,他不是坐在办公室召开会议,而是在县政府门前的广场上放了一把椅子,往那里一坐,让县上的各级官员站到面前汇报工作,接受询问,群众可以在场观听。

容得下读书人

1930年,韩复榘调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新省府班子基本上都是他由河南带来的原班人马,只有教育厅厅长何思源与南京方面关系密切,又是蒋介石点名安排在山东的。起初,他对何思源怀有戒心,态度也十分冷淡。

韩、何之间的第一次交锋是因省财政要削减教育经费引起的。何思源愤而面见韩复榘,态度强硬地表示:教育经费不但不能减少,以后还要每年增加,如果不同意他就走人。何思源原想以此触怒韩复榘,以便离开山东。不承想韩复榘非但没被触怒,反而起身对他说:“绝不欠你的教育经费,你放心吧!”

几位省政府委员联袂面见韩复榘,强烈要求将何撤职。韩复榘对他们说:“全省政府只有何某是山东人,又是读书人,我们还不能容他?不要越做越小,那样非垮台不可!”韩复榘主鲁七年,山东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对教育工作,他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而且没有在教育界安排过一个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