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大地,自古以来便为南国文教重地,儒家思想渗透着云浮的历史进程,而在这种人文环境的培育下,云浮大地也是自古人才济济,出了不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风云人物。而在云浮境内,就存在不少与儒学有关的历史建筑物,如学宫、文塔、书院、书室等,这些建筑物就是云浮历史上文教鼎盛的实物见证。那么,云浮境内都有哪些儒学建筑呢?这些建筑都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罗定学宫
罗定,是历史文化名城,地方开发时间较早,早在梁朝时,便为岭南三大豪族之泷州陈氏豪族的世居地。罗定的儒教起源较早,早在唐贞观四年,罗定便领当时岭南风气之先修建了开阳学宫,该学宫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为罗定地区培育了不少人才。而今天笔者要介绍的,是罗定的另一座学宫,该学宫因是古代罗定州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学府,所以得名罗定学宫,这座学宫同样有着不凡的历史。
罗定学宫位于泷江之滨的罗城街道北关里,始建于清顺治四年,迄今已有将近四百年历史。作为古代罗定州最高级别的学府,罗定学宫的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装饰精美,中轴线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附设有乡贤祠、名宦祠、德义祠等,是目前西江流域仅存的清代学宫建筑群。
罗定学宫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风格——如大成门左侧的名宦祠和明伦堂、右侧的乡贤祠都是岭南硬山顶厅堂式建筑;学宫的砖木结构结合巧妙,简洁明了,善用当地材料,其中凹心砖的砌筑很独特,据专家考证,这种砖为南江流域首创,自明代中后期开始流行,砖体分阴阳面,砖身轻,用这种砖砌出的墙体稳固性好、能隔音隔热。大成殿前露台正对御路的石阶前有一块雕龙丹墀,上有雕刻十分精致的云龙图案,所用石料是当地的红砂岩石。除了学宫的建筑艺术引人入胜之外,学宫大成殿中供奉的孔圣像,也是罗定人引以为傲的传奇。大成殿中的孔圣像有“三奇”——第一是奇迹,据专家考证,孔圣像用材古樟木距今达二千五百多年,正与与孔子同龄,且埋藏 地下千年未腐烂;第二是是奇香,古樟木历经漫长岁月仍能散发出缕缕清香;第三是奇缘,当年学宫重修即将竣工之时,学宫方面多方寻找新雕孔圣像的用材,几经寻觅,偶得古樟木于佛教圣地、禅宗六祖故乡新兴县,这算是一种冥中注定的缘分。
橹声摇尽一枝柔,溯到康州水更幽,一路青山青不断,青山断处是泷州。罗定学宫,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高尚灵魂,而韵味独特的泷州歌也以学宫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推广,维系着泷州古城千年一脉的鼎盛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