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衢州市不断深化“三服务”活动,在整合服务职能、服务潜能、服务载体和服务优势上下功夫,创新建立“组团联企”服务机制,通过“联企建格、人员入格、部门组团、联产成网”举措,逐步形成了“职能网内融合、问题网内通办、服务网内统筹、发展网内保障”的良性工作态势,有效解决了以往服务企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不对路的问题。
一、启示之一
统筹载体,变“一厢情愿”为“双向精准”。以往服务载体较多,难免存在着“政府机械性送服务、企业程序性被服务”的现象,大企业应接不暇,小企业少人问津,政府和企业都存着“一厢情愿”的情况,服务容易演变成负担。“组团联企”服务机制通过统筹整合现有七类服务载体,从提升服务精准性出发,实现资源均衡分配,从“单一”到“全方位”,从“单向”到“双向”,不交叉、不重复,实现“双向精准”。
伟荣药化公司反映由于返聘了不少已退休的专业技术员工,但无法参加工伤保险,存在较大用工风险。针对这一个性问题,我们及时开展调研摸底,在对退休返聘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参保缴费、认定程序、待遇范围、法律责任等难点问题精准判断的基础上,得到了省人力社保厅的全力支持,在全国率先出台退休返聘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形成了企业返聘退休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衢州方案”。活动中,了解到很多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非常迫切,根据需求我们主动和衢州学院精准对接,为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8月19日中天氟硅、歌瑞新材料等18家化工新材料企业,赴衢州学院开展校企对接活动,将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资源和技术上的互补和共享,为化工新材料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启示之二
整合资源,变“单打独斗”为“抱团作战”。以往服务企业,部门一般单独挂联开展,因部门大小和人员素质不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部门阶段性业务忙的时候,容易造成服务形式化,“组团联企”机制有效弥补了这一短板。一方面以网格为单位,通过职能和服务资源共享,变“局长”为“市长”,合力推动问题在网内速办。另一方面,市级各部门的惠企服务工作,通过34个网格这一共享平台快速传达,既实现了快速联动反应,又给“小部门”无形中增加了一批服务人手,通过网网融通、抱团协同,呈现“一盘棋”工作态势。
市金融办针对人手不足,依托组团联企平台在今年7月成功召开“拓渠道、降成本”——衢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推介会。通过网格广泛宣传发动,邀请市重点企业、民营企业共300多名代表、工行省分行等12家机构的14名专家参会,当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企业14家、融资金额3.7亿元,通过抱团,为“小部门”搭起了“大平台”,让“小单位”发挥了“大作用”。
三、启示之三
长期互动,变“打工心态”为“主人姿态”。以往选派的服务“店小二”因要参与多种服务载体的活动,存在着打“临工”、疲于应付的现象。“组团联企”机制让网格内服务部门、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相对固定、对应联系,形成一种固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企业不用担心经常换人,为了事情找来找去、求来求去,部门也无法为了躲避问题推来推去,干部也能安心送服务。服务机制不仅仅局限于为企业解决问题,企业没问题安心搞生产的时候,网格联络员自然变成企业的“员工”,下车间、拉家常,帮助指导企业搞党建、发展企业文化、关爱困难职工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位,做到政企心连心,服务实打实。
索尔维(蓝天)化学品有限公司的网格联络员通过“组团联企”服务与公司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家里的事情。企业想到的,自然全力做好,企业没想到的,都能提前考虑。联络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看到企业特种设备快到检验日期时,主动考虑在前,邀请市特检中心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共同探讨特种设备安检时序,提升安全生产保障,不因设备检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获得了企业点赞。
四、启示之四
由点及面,变“个性办结”为“网格共享”。之前就单个企业“就事论事”居多,面上形成统一方案的较少。现在“组团联企”机制,对一个企业问题的解决,形成类似解决方案,供其他网格参考,解决了企业重复提交、浪费服务资源的问题。同时通过全网关键字收集比对,自动归类,快速上升到面上的共性问题,为政府集中资源破解提供素材。
活动中单个企业反映电费每月分3次结算,挤占了企业的现金流问题。我们摸底调研,出台了《衢州市级运用保险机制推行企业电费月结实施办法(试行)》,创新提出了运用保险机制推行企业电费一月一结办法,今年 6月1日零点,全国首单“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综合责任险”在我市生效,衢州市正式迈入电费月结时代。目前,衢州市本级已有8496户工商企业纳入保险范围,已退回电费质押金3399万元。据测算,这些企业实行电费月结制度后,每年可为企业盘活流动资金总额10亿元左右。这一做法得到了高兴夫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五、启示之五
机制引领,变“服务等待”为“系统常态”。以前各级领导习惯于等待着听上级指令,等文件下发后再开展服务,领导、组员一层一层部署安排,非经济业务部门的服务过程中有时也蜻蜓点水,不深入,企业也多以被动接受服务居多。面临服务方案和服务人员调整时,程序繁琐、效率低,企业没有“安全感”。现在机制建立以来,大家都主动了,服务也成体系,不管网格长(市领导)还是网格专员(部门领导),不管网格内的干部是否是经济部门的,只要有时间,都会主动想到企业走一走,通过网格内企业的了解,一个产业也熟悉了。同时,网格间“互看互学”氛围日益浓厚,都感觉不搞好服务怕“丢面子”,逐步形成了服务合力和行动自觉。网格内即使有人事调整,遵循“人变网不变,人随网走”的原则,前后工作自然有衔接了,企业也不担心没有下文了,成为常态后,企业自身没想到的,党委政府也提前考虑了,确保服务不断档。通过问题处理扁平化、解决方案共享化和精准服务全方位化,现在企业反映的问题少了,新收集的问题也少了,企业已从单方面反映问题向安心生产转变,主动与网格联络员分享企业成长的“酸甜苦辣”。
金瑞泓公司的服务网格已持续帮助企业争取了1000万省集成电路扶持基金、提前腾空63套宿舍供100名员工使用、协调解决项目用水配套等系列问题,助推了金瑞泓公司在7月初成功研发了我省首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产型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并拉制成功,取得了新突破,系统常态化的服务不断叠加,“水滴石穿”的成效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组团联企”服务机制建立实施以来,市本级有服务网格34个,县(市、区)服务网格180个,覆盖重点企业1500多家。衢州市本级累计收集185个问题,有127个个性问题已经在网格内得到了解决,占比达到68.6%。涉及到6大类19个共性问题,市级层面也进行了专题研究逐步破解。企业反映的问题呈逐月递减,但服务的频次和质量呈“双增”态势。晓星氨纶(衢州)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以前服务多有点烦,现在省心了,除了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也帮我们提前想到了,服务多了反而不烦了,都成一家人了!”。这一机制在服务资源配置、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合力凝聚和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