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家风家训研习中心家风家训微讲座11月11日开讲


2019年11月11日下午,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家风家训研习中心正式组建。家风家训微讲座上,10多位来自重庆市大学、院所、新闻单位的讲演者,轮番上台“打擂”, 每人10分钟的微演讲,做到了微言大义、精彩纷呈。

据人民周刊重庆区域中心负责人介绍,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家风家训研习中心是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授权的线上线下国学教育平台,由人民日报人民周刊重庆区域中心提供支持,坚持秉承“人民为中心、传承好家风”的理念,将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师大附属中学、重庆师大城口附中等学校共建家风家训研学,以“营地教育+研学旅游”的方式提供高品质、全方位、接地气的研学服务。

评审专家组

中心在蓝溪谷地国仁源文化大讲堂举办的家风家训微讲座讲师试讲会,每个人讲演时间限定为5-10分钟。段斌艺、甘峰、黎清雅、蒋泷峰、李希同、杨希、康晓玲、周慧、尹晓灵等演讲者们,紧扣家风家训教育主题,以历史上的家风故事或身边的家风现象为例,讲述家风故事,传承道德力量。鲜于煌、李华、丁华乾、黄中模、王其达作为本次活动的评审员,纷纷表示演讲者们讲述结合、且讲且唱、声情并茂、情理交融、短小精悍、抑扬顿挫、感染力强。现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博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家风家训研习中心授牌仪式

会上,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原会长、党支部书记鲜于煌教授代表重庆孔子儒学研究会向重庆梯石文化传媒公司李华主任授家风家训研习中心牌。

家风家训研习中心主任李华发言

李华说,首先,感谢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授予我们一个至高无上的平台,感谢今天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家风家训微讲座的各位讲师和嘉宾!朋友们会问:为什么我们会率先开展家风家训系列研学活动?那么我用以下17个字来回答大家,这17个字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这既是历史责任,也是社会责任。为此人民日报社人民周刊和重庆家风家训研习中心的全体同仁将不负使命,携手专家学者一道以人民为中心,讲好家风故事,传好家风良俗!

鲜于煌教授发言

鲜于煌教授代表孔子儒学研究会发言。他说,首先,我们要了解培养家风家训人员的重大意义及作用。家风连着国风, 国运连着家运。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培养所有人的家国情怀。其次,要知道中国最早的 “风”从何开始呢?风,就是各个地方的土风民乐。地方不同,“风″也就会有不同。中国最早的“风″是15国风、共160篇。它们分别是: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风。再次,我们希望从小学开始就要努力去完成“五四三二一″工程:即认识5000汉字; 通读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红楼梦;背诵300首唐诗和宋词;熟读200篇名篇散文;熟读一部中国通史或文学史。

鲜于煌教授还说,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就是努力去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善心、德心、学心等等。如果把这些“心”都培育好了,那我们就一定能建成一个社会和谐、民风纯朴、和合共生、环境优美的人间乐园了。

段斌艺教授发言

专职少儿、老年教育工作者段斌艺说,好家风是建设盛世文化的基础。司马光说:家风是世风之基,世风是家风之本。我是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老师,与很多学生及家长常有接触和交流,感到忧虑的是,有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尽力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而对道德品质的培养、精神营养方面的需求重视不够或较忽视,这样下去是要出大问题的!

段斌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方面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已经或正在采取多种举措,扭转和纠正前些年在家风家训方面的被动局面。比如:大幅度修改教科书,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内容;推出了中国汉语、成语和诗词大会等栏目;播出了大国重器、大国工匠和“厉害了,我的国”等节目;评选出了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等等。

我们要学习习氏家风,将习总书记“走好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指示落到实处。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用潜默移化、寓教于乐、言传身教和道德教化等多种形式,搞好家风家训,就一定会建设好盛世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段斌艺 一边说还一边唱起了歌《我们都有一个家》,全场听众高声应和,充满了正能量,点燃了全场气氛。

黎清雅老师发言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爱,不带任何功利。那么孩子都爱父母么?他们能理解父母么?不一定。” 黎清雅在演讲中,列举了一些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爱”,厌烦、埋怨、冷落父母,不尽孝道,成为“啃老一族”,甚至虐待父母等事例。

然后,她说,“我们应该好好思考思考:乌鸦尚知反哺,羊羔尚知跪乳,兽尤如此,人何以堪?孝顺感恩天经地义,父母并不担心子女忘恩负义,却常常惦记子女身体好不好,日子过得安不安稳?只有懂得父母的这份心,把自己的身体调理保护好,父母才活得安宁。能做到这一点才算尽到了首孝。”她的演讲虽平实却锐利,常常抵达人特别是父母辈最敏感、最恸人的心灵深处,让人几欲落泪,产生共鸣。

甘峰老师发言

“我的小女儿,两岁时我就教她学背四书五经,还让她洗碗、抹桌,现在四五岁了,能干洗衣、扫地、炒菜等家务,而且炒的菜味道比她妈妈的还要好……”

“职业演讲家”甘峰的讲演由自家事、自家娃谈起,到国学的意义、人生的境界等话题,且演讲专业、技艺精湛,特别吸引人。

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