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76世嫡长孙孔令立谈青少年教育

8月15日,在衢州孔府后花园的有朋堂,孔令立与衢州大成小学一四班的部分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举行座谈会,凤凰网浙江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孔令立在座谈会上针对当前教育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


现在的家长都信奉专家说的一句话“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又有一些教育机构整天贩卖教育焦虑——“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整个教育行业弥漫着攀比之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家长、学生在教育的价值观上都存在着迷茫的思想。那么,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什么才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学好钢琴真的能提高孩子的素质吗?学习英语和学习中文哪个更重要呢?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学生去面对去回答。

被后人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中国几千年。作为孔子后人、孔子第76世嫡长孙孔令立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自接棒南孔文化发展工作之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教育工作。

在座谈会之前,孔令立事先安排给家长发放一瓶矿泉水,当孔令立走进有朋堂问起在座的家长有没有收到矿泉水,却发现矿泉水都落到了孩子们手上。“为什么只有父母照顾孩子,却没看到孩子关心父母呢?”孔令立以此为引子,开始了今天的座谈会。

孩子要做到心中有信仰

今年是建党百年,这一百年,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筚路蓝缕,经历过硝烟烽火与风风雨雨,始终怀揣信仰,砥砺前行。

以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为例,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当时的中国刚结束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在武器以及各方面的条件都落后的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依旧取得了胜利,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在支撑,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场战争的背后,有他们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国家,所以,他们会为了信仰而战斗,会为了保护家人、保护祖国而战斗。

如果信仰沦丧,这将是一件非常值得担忧的事情,比如最近有个知名男明星吴亦凡被逮捕,竟然会出现多名粉丝联名写信营救的事情,这就是信仰的沦丧,道德观的沦丧。

现在有不少大学生并没有将时间用在学习上,而是拿着父母的钱去打扮自己,包装自己,男孩子沉迷游戏,甚至打耳洞,戴耳钉,女孩子染着各种颜色的头发,涂着颜色不一的指甲。他们每个月联系父母就是要生活费,平时跟父母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没有。

他希望今天在座的孩子,可以延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信仰与责任心,大的方面是指对国家要有责任心,小的方面是指对自己的父母要有责任心。

没有责任心,没有信仰的孩子,不可能心中有集体,有未来。


孩子要知礼明孝与感恩

孔令立说,孩子要学会知礼、明孝与感恩。对此,他进行了讲解和分析。

孔令立说,上上个周日,衢州孔府后花园来了一批写生的孩子。这些孩子在画画,后面的家长一边刷着手机一边给孩子扇扇子。画画结束离开的时候,没有一个小孩主动拎着自己的颜料箱,都是父母跟在后面帮忙拎着。作为父母,他们今天在衢州孔府替孩子扇扇子,明天就会在府山公园扇,后天就会在水亭街扇。如果有一天不给孩子扇扇子了,孩子反倒会怪罪父母。

那又有几个孩子会给父母扇扇子?孩子是教育出来的,不是无止境宠出来的。家长不应该过度保护孩子,过度关注孩子。现在让小孩子吃点苦,其实是在“吃补”。一个人的成就,往往都是从血汗、辛苦、委屈、受苦中,点滴累积而成。人这一生,吃苦也是有定数的,现在不吃苦,以后就要吃苦。所谓吃苦,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事事依赖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参加各种宴席上,很少有孩子给父母倒酒、倒茶、倒饮料,相反,都是父母给孩子倒,而孩子已经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有的孩子连一句基本的谢谢都没有,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