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非遗|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四)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汉唐时的“胡饼”,后被称为“胡麻饼”“麻饼”,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洲》诗云:“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此诗被认为是描写衢州麻饼的历史见证。

邵永丰麻饼店由邵芳恭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座落在衢州府坊门街,是晚清最为知名的麻饼店之一。

古法炭烤技艺

邵永丰麻饼主要分布于衢州市,后延伸到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金华、舟山等11个地市和相邻的江西省婺源县及中国台湾地区等。

随着该产品名气渐盛、门店逐渐增多,其麻饼制作技艺辐射到北京、上海、吉林等省和广州、深圳等城市和港澳地区。

和面技艺

新中国成立后,邵永丰麻饼店数易其名,并在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因其多次参加全国非遗博览会、中华老字号展示活动,在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也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五代。当前拥有传承人群1017人,门店29家,年产麻饼1350万只。

邵永丰麻饼以黑、白芝麻为主料,辅以面粉、饴糖、瓜仁、果仁等制成,从食材处理到麻饼成品前后百余道工序,由麻饼师傅全部手工完成。

邵永丰麻饼的基本工艺可分为食材处理、调皮搓馅、揉团分只、包馅摧饼、双面上麻、吊炉烘烤等。其中双面上麻和吊炉烘烤技艺最有特色,体现了制作工艺、烤制工具、上麻方法的独特性,为国内仅有。

烤制出的麻饼红心白边、香脆酥润,其上麻工艺和芝麻彩绘技巧性、观赏性强,超越了一般的食品工艺,反映了美食和艺术的融合。

邵永丰麻饼广泛应用于节庆、婚、诞、寿、丧等场合,麻饼礼俗体现了孝道、礼仪和和谐文化。其制作技艺是丝绸之路的活见证,是衢州地域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促进了了农户、退伍军人、残疾人、大学生等人员的就业、创业和增收,对改善民众生活,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部分来源:浙江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