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月23日至30日,由国际儒学联合会、衢州市人民政府、绍兴市人民政府、北京语言大学联合主办的“美美与共·浙江行”2022汉学青年学者研习营在衢州、绍兴两地同步举行。来自德国、亚美尼亚、乌克兰、韩国、缅甸、尼泊尔、喀麦隆、马达加斯加等十多个国家的青年留学生,通过走访考察、实践交流、座谈研讨等活动,近距离感受古老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共同打造中外文化交流鲜活案例。
活动期间,衢州研习营青年学者一行参观了孔氏南宗家庙、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衢州国际围棋文化交流中心、烂柯山,以及江山市大陈村、廿八都古镇等古村落,芳村未来社区、余东未来乡村;现场体验衢州莹白瓷、九华立春祭、西安高腔等非遗文化,实地考察钱江源国家公园、华友产业园、光大环保能源(衢州)有限公司,深度体验衢州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貌。
研习营学员穿着戏服,徜徉于水亭街
南孔圣地, 衢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
10月23日下午,位于衢州市区新桥街96号的孔氏南宗家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22汉学青年学者衢州研习营的外国留学生,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他们穿上汉服,在大成殿前祭拜孔子,诵读《大同颂》,切身体验孔氏南宗祭孔典礼。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圣先师,今天在这里参加祭孔典礼,非常荣幸。”来自德国的谷民德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中文名字就来自《论语》。
“在孔氏南宗家庙参加祭孔典礼,拜访孔子第七十六世嫡长孙孔令立先生,非常开心。”来自南开大学的韩国留学生李彩亭告诉记者,她去过中国北方很多城市,一直以为儒学传播重心在北方,现在第一次到中国南方,才发现在衢州也有一座孔氏家庙,而且还是江南儒学文化传播中心,影响深远。
参加完祭孔典礼之后,研习营学员跟随孔令立一起参观了孔氏南宗家庙。
衢州孔庙占地20亩,建筑面积13900多平方米。建筑布局分为孔庙、孔府、后花园三大部分,与山东曲阜孔庙一样,仍完好保留有宋代的建筑形制。大成殿是孔庙最主要的建筑,正门挂有两块牌匾,上方为“大成殿”,下方为“生民未有”,由雍正御笔题写。大成殿内正中坐像为孔子,两侧分别是孔子的儿子孔鲤和孙子孔伋坐像。殿内正上方“万世师表”匾额,由康熙御笔题写,两侧对联由乾隆题写,充分说明了孔氏南宗家庙的影响和地位。
在东西轴上,最有特色的建筑是思鲁阁,位于大成殿的西侧。这是山东曲阜孔庙所没有的建筑,也是全国绝无仅有的建筑,孔子第五十三世嫡长孙、衍圣公孔洙让爵后所建,意在南宗孔氏子孙虽然不能重回曲阜,但仍然念念不忘山东故土。思鲁阁正殿前供奉吴道子所作的先圣遗像碑等珍贵宝物。
在大成殿西庑,观看南孔历史介绍时,孔令立随机请学员朗诵相关配文,来自缅甸的江图航、来自韩国的朴动现等学员,都准确流畅地读了出来。“繁体古文也能念对,大家的中文功底都很扎实,普通话说得比我还好。”孔令立先生一句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研习营学员身着汉服,与孔令立先生交流
当天晚上,孔令立还为研习营学员做《崇贤有礼——新时代中华孝道文化》专题讲座。“这次来衢州研习,考察孔氏南宗嫡系子孙如何传承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如何与当下社会、时代精神相结合,是我关注的课题之一。”来自南开大学的韩国学生尹智恩告诉记者,孔令立先生在座谈和讲座中给了她答案。
本次研习活动为期8天,安排了探寻南孔文化、中国非遗、走进衢州、中国传统古村落、“两子”文化普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农耕文化等多个环节,行程非常满。为了让学员尽快对衢州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主办方特意邀请了《衢州有意思》作者许彤做专题讲座。“讲座很精彩,短短一个多小时,就让我们这些学员对之前完全陌生的城市有了很好的理解。”来自乌克兰的卜爱琳告诉记者,参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时,她一下子就想到了“不见天王塔,眼泪滴滴答”的谚语,游览烂柯山时,她也马上想到了“王质遇仙”故事,“衢州真是